作為一個行外人,很少接觸書法家,想象中的書法家都是白發(fā)長須,鶴發(fā)長衫。初見楊老師的時候,所有的想象都被揉碎——原來,書法家也可以是黑色短發(fā),西裝革履,精神抖擻,聲音洪亮的模樣。
初見楊老師時,他在接受同學(xué)的采訪。他說,之所以以“追逐陽光”為題,是因為,沒有陽光,時間萬物就沒辦法生存,我們要像向日葵那般,頭朝太陽,追逐陽光。唯有追逐,方可前進。
去往展廳的路上掛著楊老師書法展的海報,海報上四個清晰、奪目的大字——“追逐陽光”,一直在腦海里反復(fù),是什么樣的一個人可以有追逐陽光的氣質(zhì),是什么樣的書法作品可以稱之為追逐陽光!白分痍柟狻彼膫字,蒼勁有力,像極了飽經(jīng)風(fēng)霜的老人,但是又不失那一絲向上的傲氣。走進展廳,一幅幅字跡出現(xiàn)在眼前,或是蒼勁,或是清秀,或是朦朧,亦或是氣勢磅礴,縱使每一幅有每一幅的特點,但是所有的字跡都是筆力遒勁,筆筆用心,道道是力,自然流暢。
后來的每天,都會抽點時間去楊老師的展廳里看看,看楊老師創(chuàng)作,聽楊老師和其他的老師聊天。他揮筆書寫時,沉默不語,縱使身邊的環(huán)境是嘈雜,也是凝神的創(chuàng)作,不受外界的一絲干擾;休閑聊天時,談趣風(fēng)聲,不高談闊論,從細微處談起。或是學(xué)生的學(xué)習(xí),或是生活的細節(jié),或是自己自書法創(chuàng)作中的點點滴滴的體會。談到自己的老師,楊老師謙遜的說,老師70多歲了依然在臨摹字帖,每一次臨摹,老師總有多多少少的收獲,老師曾為自己的作品所做的批注是珍貴的作品。對于書法創(chuàng)作,楊老師說這是很好玩的,每一次創(chuàng)作總有不同的收獲,每一筆的揮動都有一點情趣所在。當(dāng)時楊老師剛寫完一個繁體的“會”字,他說,這個字的后一筆是向上提的勾,向上提的那一刻,就覺得很有情趣,似乎把人的整個心也提上去了。
在和楊老師的接觸中,我慢慢地思考,我靜靜地用心去體會老師的每一幅作品。生活,人生,其實并不大,我們一直以為生活很難,我們一直人生很復(fù)雜,社會很黑暗,其實不然。生活就是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慢慢體會情趣,人生就是在點點滴滴的瑣碎中積累經(jīng)驗。我們不必太過于追求表面的浮華,內(nèi)心的陽光和充實才是真的收獲。
很多時候,我們都在追逐一種叫做成就的東西;很多時候,我們在忙碌中忘記了生活的情趣,只是簡單的幾點一線,匆匆忙忙錯過很多叫做細節(jié)的東西,庸庸碌碌忘記了感悟什么是生活的本質(zhì),忘記了其實世界是充滿陽光的。是不是我們也可以靜下心來用一件事情來感悟生活,去發(fā)現(xiàn)世界中陽光的溫暖?可以是慢慢用心的去寫一幅字,可以是用自己的臆想去創(chuàng)作一幅也許自己也看不懂的畫,不論是什么形式,我們享受的是創(chuàng)作的過程,或者是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的某個思路就通透了,或許你在創(chuàng)作中就咧嘴笑了,太多的或許便是你生活的收獲,便是陽光普照到你的暖意!
真心的感謝楊老師的到來,帶給我太多的思考。我們都是向日葵,我們該追逐陽光,完成我們生活的職責(zé)。想向日葵一樣的去追逐陽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