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60周年紀念日到來前,我一定要為這后一張烈士家屬證明書找到歸宿,給烈士一個交代!9月29日,李紅旗接受筆者采訪時這樣表示。
9月28日,作為“中國好人”候選人的李紅旗,將后一個革命烈士家屬證明書復(fù)印件傳真給廣東省民政廳。他說,得到反饋信息之后,就能進行下一步的尋找計劃了。
定興縣固城鎮(zhèn)國興村農(nóng)民李紅旗未曾料到,一次偶遇,引發(fā)了他和家人與5位志愿軍英魂跨越時空13年、感動全國的真情故事。
再困難,也要把后一張烈士證送回去
李紅旗說,有網(wǎng)友發(fā)帖子告知,他手中的陳武昌烈士證里所寫的陽會縣很可能是現(xiàn)在的廣東省惠陽市。但是偌大的廣東對于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北方人來說,尋找近六十年前犧牲的烈士家屬,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。
“再困難我也要去,把后一張烈士證送回去,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是我大的心愿!崩罴t旗的態(tài)度十分堅決。
李紅旗的行動,得到了社會上許多人的同情和支持。當?shù)匾晃徊辉竿嘎缎彰南壬犝f他的事跡后,主動送來1000元讓他做路費。他在重慶萬州尋找烈士周明星的哥哥周明發(fā)的過程中,巧遇當年志愿軍某炮團的一名班長,據(jù)說是該團的幸存者,也叫周明發(fā),他對李紅旗的壯舉十分佩服和感動,親切鼓勵他要堅持下去,把好事做到底。
李紅旗手里后的一張烈士證上的烈士叫陳武昌,廣東省陽會縣人,1951年2月在朝鮮584高地戰(zhàn)斗中犧牲,23歲,妻子陳王氏。 烈士證上的地址是“廣東省陽會縣”,聯(lián)系人“陳王氏”?蓳(jù)調(diào)查廣東境內(nèi)并沒有一個叫“陽會縣”的地方,尋找起來難度非常大。
目前,李紅旗將尋找目標放在了廣東省惠陽市,原因是他在一個李姓廣東人那里得到消息,當時的惠陽所轄的縣包含“陽春”、“陽東”、“陽西”等“陽”字地區(qū),這跟烈士證書上所標的“陽會”縣可能會有聯(lián)系,在得到其他可靠消息之前,這條信息是李紅旗得知的線索。李紅旗說:“有線索請及時與我聯(lián)系,讓我們一起送烈士回家!
2500元,買下五張烈士家屬證明書
今年37歲的李紅旗,以拉腳力為生。說起自費送烈士證的根由,源于前些年的一次偶遇。那是1997年8月間的一天,李紅旗和未婚妻到保定游覽,準備購買結(jié)婚物品,在途經(jīng)保定市文物市場時,愛好收藏信封的他被幾張泛黃的革命烈士家屬證明書吸引住了,于是他和未婚妻商量后,花了2500元將五張烈士家屬證明書買了下來。
當時回到家里,一家人對這幾張證書“研究”起來:1951年頒發(fā)的證書,為什么到現(xiàn)在都沒有送到家屬手里?是地址不詳?還是地址有誤?時間已經(jīng)過去多年了,怎樣才能讓這些烈士早日回家?李紅旗父子看著戰(zhàn)士的犧牲年齡盤算著,如果這些證書不能“回家”,烈士的家屬會是怎樣的心情?社會上會有怎樣的議論?父子倆商定,由李紅旗將這5張烈士證明送回家,給烈士“正名”,給家屬安慰。
看著英雄的名字,李紅旗暗下決心:一定設(shè)法讓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回家。于是,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,他開始了13年的尋親征程。
13年,把4張烈屬證親手送到烈士親屬手中
李紅旗不停地奔走,北上香河、天津、北京,南下四川,李紅旗通過證書中僅有的信息,查閱各時期的老地圖,請教私塾老師,又向各地民政等相關(guān)部門求助。雖然困難重重,但是堅定的信念一直支撐他走到了現(xiàn)在,收入微薄的他除了得到過1000元的捐助外,先后自費3萬多元,已成功將其中的4張烈屬證親手送到烈士親屬手中。
2007年9月,李紅旗在香河縣安頭屯鎮(zhèn)鐵佛堂村,找到了烈士陳玉山的弟弟陳玉青。60多年沒有哥哥陳玉山音信的陳玉青失聲痛哭。
2008年11月,李紅旗來到北京,將“呂奎才”的烈屬證遞到了呂金財嫂子鄧老太太手中。據(jù)鄧老太太講,這張烈士證是老伴的弟弟呂金財?shù)模习閮喝ナ狼斑念叨著弟弟的名字。由于當年頒發(fā)烈士家屬證時的疏忽,烈士呂金財?shù)男彰粚懗闪恕皡慰拧薄?/DIV>
2008年12月,李紅旗趕赴天津,親手將烈士李金樹的烈屬證送到了其弟弟二柱手中。烈屬激動萬分,緊握著李紅旗的雙手,連連稱謝。義舉感動了當?shù)卣旖蚴形髑鄥^(qū)南河鎮(zhèn)政府向李紅旗頒發(fā)了“榮譽鎮(zhèn)民”的證書。
2009年4月,李紅旗在重慶萬州,找到烈士周明星的哥哥周明發(fā)。周明發(fā)端詳著弟弟的烈屬證老淚縱橫:“弟弟,你終于回家了!我過幾年也要入土了,不然你見不到我,我也見不到你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