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過中秋節(jié),因為假期只有三天或是學校調整放假安排的緣故,大多數大學生都不能回家團聚。身在異鄉(xiāng)的他們是如何打發(fā)中秋的呢?記者走訪后發(fā)現,下飯店、看電影、逛街……學生們的中秋節(jié)雖然不缺少生活上的改善,但熱鬧的班級集體活動卻越來越不多見。而大多數學生在接受采訪時,對班級集體活動表示了渴望之情。
方式
吃月餅、賞月、聚餐
22日晚上19時許,記者來到石家莊市紅旗大街高校區(qū),此時,三三兩兩學生模樣的身影在街頭隨處可見,他們的手中大都拎著大包小袋,儼然一派過節(jié)的喜慶場面。記者攔住兩名剛剛走出超市的女生詢問如何過中秋時,兩個女孩子十分意外:“過節(jié)了,你們還不歇班?”她們自稱是大二的學生,因為班里沒有集體活動,舍友們也都和老鄉(xiāng)、男友團聚去了,她倆就逛了逛超市買了點月餅和零食準備回學校,“把東西放回宿舍可能去操場賞月吧,賞完月就回宿舍。”記者詢問五六個拎著飲料的男生時他們卻沒有回學校的打算,原來,他們是要聚餐,之前已經有兩位同學去飯店訂座了,“這時候,去晚了就沒地兒了。”原來,他們已經是大四的學生了,面對明年就要到來的各奔東西,宿舍幾個人決定利用這后一個中秋節(jié)的機會好好聚一下。
晚上7點半左右,記者走訪了學校附近的部分飯店。正如先前遇到的幾位男生所說,這些飯店此時都已爆滿,并且門口還排滿了拿號等待就餐的人們。在一家算得上中高檔的火鍋店內,記者粗略看了一下,大廳內的十幾桌客人中,有近半數都是學生模樣的人。服務員告訴記者,她們這里平時晚上的生意也挺好,但肯定不如現在這么火爆,“學生?挺多的吧,那邊還有一家好像是從外地趕來跟孩子過中秋的。”記者走過去了解到,張先生一家來自衡水某地,女兒目前在高校區(qū)某學校就讀,由于女兒中秋假期調整到“十一”假期里面,所以張先生特地和愛人來石家莊和女兒團聚,“回家也是這樣呀,見個面,吃頓飯,這就算過節(jié)了!”
心聲
班級集體活動能不能多些?
談到中秋節(jié),在某大學讀中文專業(yè)的李燕(化名)告訴記者,在她看來,中秋節(jié)對大學生而言除了改善一下吃喝、和家里通個電話外,并沒有什么太多的過節(jié)方式。盡管近些年社會上都在呼吁挖掘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內在文化,但是發(fā)揚什么、如何發(fā)揚,社會專家、民俗專家也沒有具體的建議。她曾看到過一篇名為“古人如何過中秋”的文章,發(fā)現其中列舉的吃月餅、燃燈、玩兔爺、熬夜、偷菜、吃鴨、飲桂花酒等活動,除了吃月餅外,其余的活動對現代大學生而言根本就無法實現。談到期盼什么樣的中秋節(jié)時,李燕表示她覺得網上報道的那些陪孤寡老人、福利院兒童過節(jié)挺有意義,但讓所有的學生都去敬老院、福利院太不現實,學校能夠舉辦中秋晚會對學生們來說肯定有號召力。
記者一連走訪多所校園,都沒有找到中秋晚會之類的活動現場,大多數受訪學生都對中秋晚會之類的校園、班級集體活動表示期待。在某高校擔任輔導員的王老師表示,這幾年,學校統(tǒng)一組織舉辦的中秋晚會越來越少,就連班級晚會也不多見,一是隨著招生規(guī)模的擴大,學校的場地有限,二是,中秋節(jié)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也不像元旦那么重,“這剛開學沒幾天,再過兩個多月就是元旦,晚會太多了也有些耗時耗力”。她覺得,由學校出面組織大型中秋晚會肯定不太現實,而且即便有晚會,以現在的招生規(guī)?隙ㄒ矡o法滿足所有學生觀看,所以,學生們除了吃喝外可以像李燕那樣尋求些有意義的過節(jié)方式,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晚會或者其他形式的有意義的集體活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