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至今我并沒有認為我事業(yè)上已經很成功,但我至少成功地實現了心理轉變,從一個自卑、敏感的女孩變得自尊、自信和自強。
自懂事時起,我便知道自己是一只不招人喜愛的丑小鴨。那時班上的文娛活動,都不會有我的份兒。上大學后,集體郊游,幾乎沒有男生幫我提重物,男生手中的照相機總是對著漂亮女生閃個不停。我明白,身為丑女,注定不會受人注目。我的心理也變得十分脆弱和敏感,非常害怕別人說自己丑,無論這個“說”是用嘴、用眼或用形體語言。我不僅忌諱“丑”字,就連形容女人漂亮之類的詞語也覺刺眼。別人談起誰誰漂亮時,我多么希望他們快轉移話題,或者總是找個借口走開。
上大學后,我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博覽群書,在書的海洋里心靈得到了凈化,也在讀書的過程中,對美與丑有了正確的認識。我開始坦然地面對現實,不再將容貌當成自己在同齡人中地位與尊嚴的全部象征來看待了。我堅信,沒有誰能簡單地僅憑臉蛋打拼天下。我的容貌雖然無法與別人相比,但我發(fā)誓在其他方面讓別人相形見絀。大學期間,除了學好專業(yè)課程,我攻外語、學電腦、練寫作、參加演說……整體素質得到了較大的提高,成了系里屈指可數的才女。畢業(yè)時,在嚴峻的就業(yè)形勢下,我憑個人的綜合能力,進入了一市級政府機關工作。
我躊躇滿志地進入單位,卻又一次失望地發(fā)現,這個世界仿佛一直是男人的,許多單位當領導的、挑大梁的,大多是男人。女人,即便是漂亮女人,也好像只是單位裝點門面的花瓶,就連端茶送水,也要找個眉清目秀的。身為丑女,在這個被擠壓得十分逼仄的生存和發(fā)展空間里,要想求得一席之地,我只有憑借自己的內在實力,并且注定要在工作上比別人付出更多。
剛參加工作時,領導都不知道安排點什么活兒讓我干更合適。記得我接到的第一樁任務便是校稿。我以一般人少有的細致功夫,幾千字的文稿一次便校對成功,這在以前幾乎是從來沒有過的,領導開始對我有了好感。但我知道自己的價值并沒有真正體現。在以后幾次校稿中,我把握好時機,顯得有點“多嘴”似的向撰稿人委婉地指出文稿的不妥之處,并提出很好的建議。沒想到其貌不揚的我竟然有過硬的寫作功底,領導和同事開始對我刮目相看,并安排我起草一些工作材料。接到寫作任務后,只要領導簡單授意,我便能一氣呵成,并且別人很難挑出毛病。在很快熟悉了單位業(yè)務后,我開始承擔起方案計劃、總結報告、領導講話等一系列重要文稿的起草任務,并在專業(yè)報刊上發(fā)表了一些研究論文和工作簡訊,有點張揚但又讓人信服地顯示了自己的才華。
當時,在我們這小地方,網上辦公、信息高速公路等都還只是口頭上的時髦詞,而我利用自己的電腦和網絡技術,在免費的主頁空間上建成了本單位的信息網站。領導一樂,又撥了筆資金購置了一批設備,在我的主持下,建成了內部局域網,基本實現了辦公現代化。為此,我們單位受到上級部門的好評,領導也在許多場合夸獎我是個人才。
我的外貌也并沒有影響我與同事們的交往,男同事們似乎更愿意和能力強、吃得起苦的我合作;由于不會像漂亮女人那樣爭寵吃醋,我成了所有女同事的好姐妹。我很快就融入到集體中,并成了其中積極活躍、不可或缺的一分子。
工作不到三年,我就被提升為中層領導,開始從幕后默默耕耘的角色走向臺前。雖然至今我并沒有認為我事業(yè)上已經很成功,但我至少成功地實現了心理轉變,從一個自卑、敏感的女孩變得自尊、自信和自強。外貌并不是一個人的全部,對自己的外貌要坦然地接受,長得丑一點兒,也不是什么失敗。提高和充實自我,讓自己透出生機勃勃的青春來,這才是關鍵。由內及外表現出來的才華、氣質和人格魅力,比那美麗的外表更恒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