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化市沙石峪村介紹 沙石峪村位于遵化市東南20公里處。解放前,沙石峪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,素有“土如珍珠水如油,漫山遍野大石頭”之稱。解放后,在老書記張貴順的帶領(lǐng)下,勤勞樸實的沙石峪人硬是在石頭縫里取土,青石板上造田,先后使400畝荒山變成良田,創(chuàng)造了“萬里千擔一畝田,青石板上創(chuàng)高產(chǎn)”的奇跡。六十年代,周總理幾次飛抵沙石峪,稱沙石峪人為當代“活愚公”。當年,周總理和阿爾巴尼亞總理謝胡親手栽植的兩株柏樹,如今郁郁叢叢,長得非常茁壯。如今的沙石峪,已是遠近聞名的葡萄專業(yè)村和小康村。
昔日曾以“萬里千擔一畝田,青石板上創(chuàng)高產(chǎn)”聞名海內(nèi)外的遵化市沙石峪村,今天又以獨特的“水層巖”奇石享譽海內(nèi)外。近年以來,沙石峪村向京、津、冀等省市大量銷售奇石。
在沙石峪北山頭,盆景專家李同高拿著一塊紋理清晰、造型優(yōu)美的石頭說:“這種石頭屬水層巖,這一道道紋理是多年前長期海水侵蝕的結(jié)果,具有線條明快、紋理清晰、顏色好的特點,在全國是特別的!边@位盆景藝術(shù)家用沙石峪奇石做成的盆景《鼓浪嶼》等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金獎。如今,沙石峪村每年外銷這種奇石一二百噸。村委會主任周國軍說:“不少盆景作品還遠銷日本和美國。但沙石峪奇石的開發(fā)還處于粗放階段。沙石峪奇石要真正走向海內(nèi)外,還要上下通力合作,共同努力。”
菩提島位于樂亭縣西南的渤海灣中,總面積2.34平方公里。是國際觀鳥基地、省級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區(qū)、風景名勝區(qū)!碍h(huán)島沙埠隆,唯象形而若臼”,故菩提島原名石臼地。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曾在這里駐留十九日,所以又名“十九坨”。
菩提島自然環(huán)境呈現(xiàn)原始狀態(tài),島上有植物260多種,植被覆蓋率達98%以上,奇花異草隨處可見。以“佛教圣樹”菩提樹數(shù)量之多,成為北方奇觀。被譽為“金合、銀合樹”的木絲棉和南蛇藤在黃河以北幾近絕跡,竟奇跡般生長在菩提島上。菩提島是408種鳥類的棲息地和遷移中轉(zhuǎn)站,其中國家一、二級鳥類達61種。世界上存量極少的黑嘴鷗、短尾信天翁等珍稀鳥類在此常見。島上的明代朝陽庵、清代潮音寺遺址依著可見當年鼎盛佛事。
菩提島“古、幽、野、奇、閑”,這里有蜃氣,三日(月)同輝、海灘蟹舞,古木塑雕、軍事地堡、掘地涌泉的景觀,有無人可解的神秘圈、神秘幽火,神秘聲音的怪事,有唐太宗李世民駐蹕“十九坨”的傳說、周生與寶珠的神話、法本和尚“一指燃燈”的掌故,還有荒島、海島、沙島、大島、綠島、鳥島、日月島、佛家島“八島”之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