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網烏魯木齊4月22日電 題:求助帖讓新大“羅彩霞”現形 被冒名學生千里尋真相
新華社“中國網事”記者熊聰茹、阿依努爾、張琴
一則“緊急求助!關于新大冒名上學”的網帖近日引發(fā)網民的關注。自稱為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大四學生的發(fā)帖人反映,自己的學籍被新疆大學同名同姓的人冒用,面臨無法畢業(yè)和就業(yè)的困境。隨后,新疆大學承認,該校有52名學籍重復的學生,已有10人被清退學籍,調查仍在進行。新華社“中國網事”對此進行了調查。
【網事回顧】女生網帖求助“被冒名”牽出新大“羅彩霞”
一則“緊急求助!關于新大冒名上學”的網帖近日出現在天涯、貓撲等多個網站論壇上。發(fā)帖人王慧自稱為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家具藝術設計學院大四學生,她反映有人冒用自己的身份在新疆大學注冊學籍并已取得畢業(yè)證書,導致她本人如今無法畢業(yè),希望熱心人士給予幫助。
王慧在網帖中說,她正在浙江溫州一家公司實習,準備畢業(yè)工作,突然接到老師通知說她學籍重復,“一下就懵了”。
王慧的網帖迅速引起網民熱議。天涯網友“淡水河邊”說:“聯(lián)系教育部,要求學校調查,這不是小事,必須要求有關部門給個說法!彼押W友“羅彩霞第二”說:“冒名者現在何處?當初如何獲得錄取通知書、身份證和戶籍信息得以‘層層過關’順利入學?”
19日,新疆大學承認,學校查出了52名學籍重復的學生,學校紀檢部門已聯(lián)合公安部門進行調查。根據初步調查結果,已有10名學籍重復學生被取消學籍。
“新大52名學籍重復學生”再次觸動了網民的神經,被稱為新疆版“羅彩霞”們。
【記者調查】被冒名學生千里尋真相 新大調查大批“羅彩霞”
新華社“中國網事”記者22日采訪了被冒名的學生王慧,千里來疆尋真相的她顯得十分憔悴,眼圈發(fā)紅。
“聽說這事后一整夜沒睡著,之后到處為此奔波,現在畢業(yè)設計和答辯這些重要的事都被耽誤了。千里迢迢來此,就是要了解一個真相,討回一個公道”。王慧說。
據王慧介紹,她于2006年參加高考,曾收到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,但因專業(yè)不理想沒去報到。經過一年復讀,她又考上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。“沒想到苦讀了四年,竟然聽說新疆大學有一個‘王慧’已經拿到畢業(yè)證,每個身份證號碼對應的學籍是的,如果不注銷假王慧的學籍,我就沒法畢業(yè)!彼鄲赖卣f。
4月14日,王慧給新疆大學打電話求助,學籍科一位老師曾表示一周后會將調查結果告知她,但直至21日,還是沒有音訊。心急如焚的王慧坐上21晚的航班,飛越了3000多公里,來到烏魯木齊。
第二天一早,王慧到了新疆大學學籍科。一位工作人員說“事情已經處理好了!睂W校教務處一位姓張的副處長說,學校專門為此事開了一個會議,只要王慧符合畢業(yè)條件就可以順利畢業(yè)。當王慧提出看新疆大學假“王慧”的檔案時,張副處長表示,檔案已經交到了學校紀檢委。
“中國網事”記者在新疆大學南校區(qū)多方尋找法學院法學專業(yè)的假“王慧”,但她仿佛“人間蒸發(fā)”了。她的班主任吳老師說,她大二時從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轉入法學院,并留了一級,所以也是今年畢業(yè),“已聯(lián)系不上她很久了,電話也打不通”!爸袊W事”記者在假“王慧”住過的宿舍看到,她的東西已經全部搬走,同宿舍的女生說她本來就很少住校,近根本不露面了,后一次見她是在3月底。
更具戲劇性的是,一直消失的假“王慧”近幾天曾三次致電王慧,向王慧道歉,說自己承受的壓力很大,希望“給一次機會”,表示愿意歸還學籍,并進行經濟賠償。當王慧問及她如何能順利進入大學時,假“王慧”說“都是父母親托人辦的”。無論王慧怎么詢問,假“王慧”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以及現在哪里。
“我現在已經不那么恨她了,其實我們都是受害者,但既然事情出錯了,總得有人為做錯的事情負責任!蓖趸垭m然滿臉疲憊,但眼神依然堅定。
據“中國網事”記者了解,錄取通知書、身份證、戶籍等是產生假王慧的關鍵因素。王慧回憶說,自己決定不去新疆大學就讀時曾打電話給校方說明此事,一位老師要求她寄回錄取通知書。王慧高中就讀的呼圖壁縣一中班主任王維、呼圖壁縣招生辦一位姓趙的主任都表示,這一點十分可疑,放棄入學原本不需要寄回錄取通知書。王慧說,當時通知書是通過郵局特快專遞寄出,收件人記不清了,會試試在家中尋找存根。
王慧的父親在呼圖壁縣派出所了解到,王慧的戶籍遷出記錄只有2007年遷至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一項紀錄,根本沒有遷到新疆大學的記錄。有人推測,冒名者到新疆大學報名時出具的戶籍的真實性值得懷疑。
新疆大學校長塔西普拉提·特依表示,今年學校查出了52名學籍重復的學生,學校紀檢部門已展開調查,此外,學校還聯(lián)合了公安部門進行調查,會盡快歸還被冒名頂替學生的學籍。
“中國網事”記者采訪新疆大學紀檢委了解到,現在有4名工作人員正分成兩組對學籍重復的學生進行調查,52名學生中既有本校學生冒用外校學生學籍的情況,也有外校學生冒用本校學生學籍的情況。
【事件反思】“羅彩霞”為何頻現?
“羅彩霞”事件曾轟動全國,后冒名者、造假者都受到了懲罰。
新疆新紀元律師事務所律師曾萬民說,“王慧”事件和“羅彩霞”事件如出一轍,冒名者侵犯了被冒名者的姓名權等民事權利,嚴重違反了相關制度,是否構成犯罪還有待于公安部門進一步偵查取證。
教育部《關于核實普通高等學校重名重身份證號在校生學籍的通知》規(guī)定,要對考生的錄取電子照片、錄取通知書、準考證、身份證、檔案和考生本人逐一進行核對。
曾經參加過招生工作的一位老師告訴“中國網事”記者,高校錄取通知書、戶籍、身份證是上大學的重要憑證,冒名學生之所以能入學,一種可能是學校在審查電子信息和檔案時有疏忽,另一種可能是有“內應”故意做假。
網易網友“五十度”說,造假對冒名者和被冒名者來說都是悲劇,上大學本來就不容易,如果學校在新生入學時審查嚴格一些,就不會出現類似悲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