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燕趙都市報
本報訊(記者 王小波)為普通人樹碑立傳、讓愛為貧弱照亮前程!白窟_杯2009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”昨日揭曉,周汝珍、劉秀珍、呂希慶等十人當選。
燕趙都市報感動河北人物來自民間,這些人身上閃爍著人性和愛的光輝,經(jīng)過七年的深耕播種,它所倡導的仁愛之心已經(jīng)在燕趙大地化作雨露甘汁,愛心在這里得到張揚和延續(xù)。幾年前,李佳倫還是影視圈里跑龍?zhí)椎,他在本報感動河北年度人物白方禮的劇中扮演老人的徒弟,如今他循著老人的足跡,變賣了自己的婚慶公司和影樓,傾家蕩產致力打造一部反映老人精神世界的影片。
今年,延續(xù)白方禮精神的李佳倫成為感動河北年度人物!拔覀兊拿褡迥軓脑S多困境中走出來,正是有了許多這樣的普通人,他們在默默無聞的生活領域里演繹著時代的美德,千千萬萬這樣的社會脊梁推動著社會向前發(fā)展,洗滌著我們的心靈!备袆雍颖笔竽甓热宋镌u委河北師大教授劉紹本評價說。
本屆感動河北年度人物評選,燕趙都市報依然秉承“民生立報”的理念為普通人樹碑立傳,讓那些卑微的美好心靈永駐我們心間。至今“感動河北”已催生出6部影視劇———《貞姐》(林秀貞)、《白方禮》、《兄弟》(李家庚)、《大孝兒媳》(張建霞)、《嫁給大山的女人》(郜艷敏)、《飛翔的花朵》(宋志永)。圍繞著這一載體,扶危濟困、愛心接力也在這里上演,每年都有很多弱勢人群因此得到救助。
當選“卓達杯2009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”的分別是:照顧93個孤老的“老閨女”周汝珍;“窮人律師”劉秀珍;堅持8年背殘疾同學上學的少年呂希慶;太行之子王彥生;喪夫招婿奉養(yǎng)公婆的鹿泉三妯娌;傾家蕩產追尋白方禮的李佳倫;山村教師卜延榮;邢臺啟民義工;拾荒14年為盲女尋找光明的曹石保;照顧鄰居孤老25年的磁縣張改華夫婦。
另外,河北醫(yī)大一院當選本屆感動群體。這個群體在過去5年當中,將仁心仁術結合起來,為5200名先心病患兒解除了病痛,其中300多名得到免費救治。
本屆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通過評委投票、讀者來電來函投票和網(wǎng)絡投票綜合計票產生,燕趙都市網(wǎng)全程直播了評選過程;顒拥玫搅俗x者和網(wǎng)友的熱情呼應,共收到來函1558件,短信1025條,電話597人次,網(wǎng)絡點擊流量達10萬人次以上。一些有識之士還紛紛表達了為這些獲選人物出書、建主題公園紀念館的愿望。
與會評委們指出,燕趙都市報這項活動以道德建設來推動和引領社會風氣,進而推動了整個文化生態(tài)的全面發(fā)展。
1 周汝珍:為93位老人養(yǎng)老送終的“老閨女”
■頒獎詞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她用大地般的慈愛,給那些養(yǎng)老院的老人,也給我們,帶來無限的溫暖。
■評委致辭:當今已進入老年社會,國家關注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歲月,倡導居家養(yǎng)老、社區(qū)養(yǎng)老和機構養(yǎng)老,幾方結合,共造和諧,養(yǎng)老方式有不同,但萬萬不能缺失的是周汝珍所具有的兒女般的孝心與深情。 ——— 劉紹本
2劉秀珍:“窮人律師”以法律對抗強權
■頒獎詞:她是一個74歲的老太太了,但她依舊是窮人們心里的屏障,窮人律師的稱呼,包含的不僅是與強權對抗的勇氣,更是一份柔軟的同情和善良。
■評委致辭:為弱勢群體打官司,為他們伸張公平正義,這個社會需要這雙溫暖之手。
——— 王淑玲
3呂希慶:15歲少年堅持8年背殘疾同學上學
■頒獎詞:他一定是一個天堂來的孩子,因為他有一顆晶瑩、仁愛的心,他背負著殘疾的同學走過8年時光的身影,讓我們看到了幼小的擔當和古老的道義,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代人陽光般燦爛的希望。
■評委致辭:少年強則中國強,少年善則中國善。 ——— 賈永華
4王彥生:一身正氣的“太行之子”
■頒獎詞:他從大山走來,繼承了大山的品質,因此他成為大山的兒子,人民的兒子。走在堅實的大地上,他的步伐像大地一樣堅實,清風一樣走過49年歲月,走進了民心。他倒下去了,聳立起的,是一座豐碑。
■評委致辭:黨員的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,干部的職責就是為群眾解難。王彥生用自己49年樸實無華的歲月完美詮釋了這一永恒主題,在燕趙大地上矗立一座豐碑。 ——— 穆思山
他出身貧寒,懂得感恩,他回報社會的方式就是在特殊的崗位上清正廉潔,以此踐行執(zhí)政為民的信念,踐行對人民的熱愛。 ——— 張志欣
5鹿泉三妯娌:喪夫招婿共同奉養(yǎng)公婆安度晚年
■頒獎詞:三個不幸喪夫的妯娌,做出同樣的選擇。三個農家婦女,傳承的是一份古老的大愛。她們,讓中華民族古老的美德在新時代演繹得樸素而溫暖。
■評委致辭:歷史上有“滿門忠烈”的楊門女將,那是流芳久遠的故事傳說;今有李家三妯娌“齊家盡孝”的義舉,樹立起時代美德的豐碑。在不幸喪夫的沉重歲月,招婿進家一起侍奉老人安度晚年,展現(xiàn)出全新的“貞烈觀”。她們演繹著和諧門風和浩蕩親情。 ——— 劉紹本
6李佳倫:傾家蕩產拍電影紀念白方禮
■頒獎詞:白方禮老人走了,但他依舊感動著河北,感動著世界;李佳倫,這位有著和白方禮老人同樣情懷的義士,傾家蕩產將這份感動傳遞、延展,因為他,我們有了新的感動,有了新的淚水,有了永遠不會忘卻的懷念。
■評委致辭:李佳倫,他對弘揚社會美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這不是他的任務,他傾自己所有拍電影,這是很難得的。
——— 王瑩
7卜延榮:拖著殘軀堅守山村小學19載
■頒獎詞:他是一個右肢偏癱患者,他只能艱難地在山間行走,但他是一個老師,19年里,他用右手傳遞著希望的燈,他讓我們認識了大山般的信念,以及他的心血澆灌出的遍野山花。
■評委致辭:山村教師,像蠟燭一樣點燃自己,照亮學生,祖國需要他到哪里他就到哪里。他在山村19年如一日,生活不方便,教學條件艱苦,卻能全心全意、兢兢業(yè)業(yè)教書育人,這種精神很難得。 ——— 王瑩
8邢臺啟民義工:行善舉義的“公益團體”
■頒獎詞:他們是一個群體,但他們有著同樣的向往。他們行走在愛和光明的路上,一路播撒,他們的美好心靈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城市的溫暖。
■評委致辭:受郭春輝精神的感召,這個公益團體,極具現(xiàn)代價值。它以團體的形式擴散這份感動,在社會播撒大愛,星火燎原。更為重要的是“義工”二字,這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可以去做、去履行的角色。 ——— 孫伏龍
9曹石保:拾荒14年為養(yǎng)女尋找光明
■頒獎詞:他很貧窮,因為他靠撿垃圾為生,他又很富有,因為他心中有超越血親的愛和溫情,一個被遺棄的小盲女幸運地與他相遇,于是有了愛,有了家,有了他14年苦苦為她尋找到的光明。
■評委致辭:一個拾荒者,一個慈愛的父親,14年辛酸生活,讓他逐漸變得衰弱、蒼老,而一個本要凋零的生命綻開花朵。窮困的日子里,他倔強地散發(fā)溫暖,艱難前行。養(yǎng)父,恩重如山。 ———劉學英
10張改華夫婦:25年深情贍養(yǎng)鄰家孤老
■頒獎詞:沒有血緣關系,卻有無限的大愛,照顧一個鄰家的孤寡老人,一份割舍不掉的牽掛,成就了一則人間佳話。
■評委致辭:25載,扶攜他家孤老;平凡夫婦,書寫世間真愛。讓我們世世代代弘揚和傳承這張人間大愛,讓我們的社會不再有貧困和孤獨。 ——— 穆思山
感動人物群體河北醫(yī)大一院:5200名先心病兒童的希望
■頒獎詞:一顆心臟,一個孩子,一個家庭,無數(shù)的淚水或歡笑。一家醫(yī)院,五年,5200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重獲健康。在生命的天空里,他們托起5200顆明天希望的太陽。
■評委致辭:上學難、看病貴、房價高,被人稱作壓在升斗小民身上的“三座大山”。在整體都在追求利益大化的時候,河北醫(yī)大一院還原了醫(yī)院公益的性質,許多年來,他們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愛心灑向弱勢群體,把做公益活動當成工作的目標,五年救治5200名先心病患兒,讓這些無助的家庭重獲生機。醫(yī)改根本的方向應該是為患者提供人道主義的救助,醫(yī)大一院具有示范和標桿的意義。 ——— 劉江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