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題記】戴上袖標,披上紅裝,你們是英勇無畏的“逆行天使”;堅守校園,全程陪伴,你們是真情與共的“義務保姆”;專注教研,專心教學,你們是愛崗敬業(yè)的“教書匠人”……
面對唐山地區(qū)突發(fā)疫情,樂亭職校牢固樹立“安全第一,穩(wěn)定至上”的思想,堅持將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,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的教育教學工作。按照縣教育局“全縣統(tǒng)籌、一校一案”的策略,學校教務處提早準備網絡教學工作事宜。根據各教學系特點,按照課程標準、進度安排,健全完善各個學科的雙線教學資源,采用線上“直播+點播+互動答疑”,線下“課堂+微課+討論解惑”的教學組織形式,實施“線上+線下”雙崗班主任負責制,“校內+校外”集體備課協(xié)商制,“家庭+學!被咏涣鞣答佒,以任務驅動為引導,創(chuàng)新課程評分機制,全面激發(fā)學生學習興趣。
艱難方顯勇毅,磨礪始得玉成。2022年春天,一個個美麗的剪影,構筑成抵御新冠疫情的堅固圍墻;知行合一,他們用無私奉獻詮釋人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,下面,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普通的一線教師,去看看樂亭職校的“鐵軍”力量
戰(zhàn)“疫”初期,他們在寒風刺骨的清晨,早已在社區(qū)的防疫卡點執(zhí)勤站崗;他們在燈火闌珊的夜晚,依然挺拔得像駐守邊疆的棵棵胡楊。完成最艱難的前三輪檢測,他們迅速轉換角色,把熱血灑在最熱愛的課堂。
學校封控期間,作為20微機一班班主任,她24小時陪伴學生,出操、課外活動、吃穿住行、心理輔導、家校溝通......用那瘦弱的小肩膀扛起了30多位家長的重擔。
兩次校園封控管理,她都是親歷者,也是系里教學工作的“軍師”。作為微機教研組組長,她全面分析了騰訊會議、希沃、華發(fā)、QQ電話、學習通、微信直播等平臺的優(yōu)缺點,找到適合走讀生和住宿生,老教師和新教師,課堂講解和作業(yè)批改,課件使用和直播教學的優(yōu)質平臺,繪制平臺使用說明表,幫助全系師生第一時間開展線上教學。
此外,白老師還是我校網絡搭建技能小組的指導教師,為全力備戰(zhàn)2022年技能大賽,白老師和同組樊小沖老師搭檔,與技能小組的同學們一起封閉訓練。面對新賽點、新要求,年近五旬的白老師堅持學習,提高自身能力,變換方案,讓學生靈活應戰(zhàn)。訓練是一個日積月累繁瑣艱苦的過程,對學生的體力、精力、心力是巨大的考驗,白老師以校為家,給孩子送去知識的同時,再送上一份關注,一份關愛。
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,醉里吳音相媚好……”悅耳的歌聲,透過屏幕,使整個網課直播間洋溢著歡快和諧的氣氛,不由得想象出孩子們一張張笑臉,也許你們不信,這正是現(xiàn)代服務系李寧老師的語文課。
艱難的日子,枯燥和壞心情一唱而無。網課以來,李寧老師讓語文課與音樂結合,通過唱歌促進學生的理解,無論是唐詩、宋詞、元曲,她都會結合音樂知識,把情節(jié)講得更清楚,用音樂創(chuàng)設意境,課堂氣氛令人陶醉。幽默風趣的語言,建立了與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,孩子們覺得新奇又開心,教書亦交心。
第一次校園封控,張海英老師作為代理班主任,接手了2021級單招汽修二班。她把年僅10歲的女兒和4歲的兒子交給年邁的公婆。緊急收拾行囊,看著淚眼婆娑抱著他哭泣的小寶兒,她狠狠心,頭也不回地走了,因為她知道,學校里還有40位同學更需要她陪伴。清晨,她迎著朝霞陪著學生奔跑在綠色的操場上;晚上,她披星戴月出現(xiàn)在學生宿舍;英語課上,她聲情并茂的講解著知識;活動課上,她陪學生們鍛煉身體、釋放情緒。
一個單親孩子情緒失控,她找到他促膝談心,寬慰開解,給他洗衣服,給他買來感冒藥,給他講生活的不易……孩子在張老師細心的呵護下平復了情緒,堅定了踏實學習的信念。在最艱難時刻的守護贏得了同學們前所未有的信任與支持。
李銀艷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,老大六歲,老二剛剛兩歲。疫情首次襲來,她與30名學生一起封校學習。校園里,她堅定鏗鏘的步伐穿梭在教室、車間、宿舍、食堂,帶給學生信心、溫暖與關愛。云端里,她每天通過微信、電話和家長、孩子開展交流,進行心理疏導,安撫焦慮情緒;召開線上、線下同步班會,讓孩子們對疫情有了深刻理解。
疫情二次襲來,她居家辦公。課前,她提前五分鐘打開直播,邊等待未上線的學生,邊連麥檢查前一日的古文背誦;直播間里,她帶領學生們聽朗讀,看微課,用電子教鞭勾畫批注重難點,按下暫停鍵讓學生們做筆記,時不時讓學生們回call,檢查他們是否在線上認真聆聽;課后,她把教學重點匯總并群內分享,讓學生們整理好筆記。師生齊力,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。
作為班主任,她組織班會“網課,就是一場自律拼博賽”,為學生疏解困惑焦慮,激發(fā)學習熱情;班會“心系國防,有你有我”,讓思政教育永不褪色。晚上,她連線家長和學生,和他們談談學習上的收獲,聊聊生活中的困惑,講講理想中的未來。一天又一天,她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拉近了,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諧了,也為班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。
2022屆高三學子的圓夢之路受到疫情的影響,可謂充滿了坎坷與波折。支撐著他們一路走到今天的,除了對夢想的堅守,更多的是一群人的引領、激勵與陪伴。田華老師就是高三“軍團”中的一股年輕力量。
她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,但疫情來襲,她第一時間沖鋒一線甘當志愿者,高三任務緊張,她連續(xù)兩次留守校園,把“師者奉獻”寫在高三學子的成績單上。
封校備考,傳授知識、持續(xù)練兵、?紲y試、緊張閱卷、分析考情、提升能力,一個也不能少。田老師授課條理清晰,重點突出,細致入微。通過田老師的不斷梳理、歸納、總結,同學們的數(shù)學知識體系日漸完善,應用能力快速提升。
高強度、快節(jié)奏的高三備考,學生們的壓力較大,也會帶來成績的波動,再加上疫情封控,學生出現(xiàn)焦灼煩躁的情緒在所難免。為了讓他們保持良好的狀態(tài),轉化不良情緒,田華老師就像一位知心的大姐姐,課余時間陪孩子們聊聊天,說說自己上高中的“囧事”,一說一笑,壓力頓消。對一些數(shù)學成績不理想的學生,她更是想盡一切辦法。園林專業(yè)的張澤琦、楊學崢數(shù)學底子薄,專業(yè)考試結束后,一心想把數(shù)學成績提升上來,結果重壓之下,數(shù)學成績不升反降。田老師深入分析他們的學習瓶頸,做計劃、定方案,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,開展一對一輔導。教室內外、樓道里、辦公室,都有她為學生答疑解惑的身影,學生有問,老師必答,用自己的全部雨露和愛心,護送莘莘學子朝著夢想一路前行。
這些平凡的故事,溫暖著我們,激勵著我們,感動著我們,而之后,我們更能感受到,這就是我們自己——樂亭職校的“王牌鐵軍”,召之即來,來之能戰(zhàn),戰(zhàn)之能勝。通過云端學習,全體師生學會了敏銳地洞察、深刻地反思、從容地應對,也學會了堅守信念、尊重知識、養(yǎng)成習慣、積蓄力量。俗話說:師者心在哪里,教育的春天便在哪里。只期待屏幕前后的每一份平凡堅守,能早日換來風雨初霽,疫散花開!
來源:樂亭職校
宣傳處、教務處、各系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