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初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(fā)了《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》,文件中部署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(zhàn)略任務,其中第八條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,建設智能化校園,統(tǒng)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、管理與服務平臺。遷安市職教中心辦學三十余年以來,一直秉承開放式、社會化、靈活化、多功能的辦學理念,這一次學校也積極響應號召,參與智能化校園的建設,以校園優(yōu)勢打造阿里釘釘未來數字化校園。
什么是數字化校園呢?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和應用需求的不斷改善,信息孤島和應用孤島的問題日顯突出,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,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技術服務、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、處理、整合、存儲、傳輸和應用,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(yōu)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(huán)境。在傳統(tǒng)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,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,提升傳統(tǒng)校園的運行效率,擴展傳統(tǒng)校園的業(yè)務功能,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,從而達到改善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。
2019年7月9日,釘釘華北地區(qū)部署服務商——唐山創(chuàng)元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孟秋玲總經理攜釘釘部署專員董延爭、劉閏澤來到遷安市職教中心進行教師數字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。遷安職教中心校長凌志杰對此次培訓的高度重視,組織全體教職工參與培訓交流。
信息化建設是推動學校的發(fā)展極其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過去學校信息化建設都是高成本投入,初期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,以及二次開發(fā)和維護成本費用都讓人側目。很多學校都嘗試過像QQ、微信等數字化平臺,而伴隨著學校業(yè)務與日俱增的是低下的辦公效率。如今,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急需一款新型的功能強大便攜高效的辦公平臺,而釘釘恰好可以彌補QQ微信等平臺的不足,滿足當下校園信息化建設需求。
釘釘“未來校園”提供了一套教育的數字化運營管理方案,助力遷安市職教中心全體教師數字化能力提升,在各個領域為教師工作提供便利,為實現更科學合理的高校數字化環(huán)境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創(chuàng)元教育釘釘部署專員劉閏澤對釘釘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演示,包括移動審批、智能考勤打卡、實時家校溝通、智能校園管理等,老師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培訓現場各位老師積極參與實踐操作,踴躍提問,相互交流。
(釘釘部署專員劉閏澤正在進行培訓)
(釘釘數字化校園部署培訓現場)
遷安市職教中心一直以來構建了“教產融合、學崗對接、校企共育”的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,實行校企跨界、專兼共建,打造了一支“雙師型”的教學團隊,深化了“工學結合,理實一體”的課程體系改革。相信遷安市職教中心作為一所多功能、綜合性的國家級重點職校,通過此次釘釘數字化校園部署的培訓,能夠加快未來校園數字化建設,讓全校師生充分感受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便捷。
釘釘不僅是一個辦公平臺,更是促進學校全體教職工數字化信息能力提升的得力助手,能夠在教學領域帶給學校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。此次創(chuàng)元教育助力遷安市職教中心數字化校園建設,為唐山職業(yè)教育改革發(fā)展做出新經驗新路徑,為遷安職教中心的長久發(fā)展提供智能支撐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