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方婚禮有哪些差異?因為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,所以婚禮的差異還是很大的。比如中方婚禮大多在酒店舉行,西方婚禮大多在教堂。而對于賓客的彩禮方面,中方則顯得比較大方,出手闊氣,而西方彩禮往往是一份餐費,聊表心意。具體有什么差異,唐山愛藝啟婚禮主持人學校的小編為各位看官整理了一些資料,我們來看看。
![](http://photocdn.sohu.com/20151225/mp50565410_1451025206687_2.jpeg)
中西方婚禮習俗差異之婚紗禮服
西式婚禮:
西方婚禮,新娘穿袒胸露背的大禮服白色婚紗。西方人認為,白色象征著純潔和忠貞。白婚紗始于19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婚禮,之后風靡世界。至于新郎的禮服,則為黑色燕尾服,配灰馬甲、白襯衫,灰或黑色帶條紋長褲,漿硬下翻領,灰領帶,黑皮鞋。不過也有的西方青年,有意打破傳統(tǒng),不去教堂辦婚禮,而是去野外,如湖邊、城堡舉辦簡樸婚禮,不穿白婚紗,而是自己親自設計、制作的其他顏色的婚裝。
中式婚禮:
在傳統(tǒng)的中式婚禮中,紅色是結婚禮服的標志性顏色,也是能體現(xiàn)出華夏魅力的顏色,代表著吉祥和喜慶。禮服的樣式就千差萬別了,從漢服、唐裝,到近代的秀禾服、旗袍等,但共同點都是尚紅色。
中西方婚禮習俗差異之新、舊禮
西式婚禮:
西方傳統(tǒng)婚禮一般在教堂舉行。新娘挽父親手臂進入教堂;父親將新娘交給新郎;牧師致詞、新人宣誓、交換戒指、祈禱、詠唱詩歌等。在西方,新娘除了要穿嶄新的白婚紗外,需要戴一副已婚女士送的舊吊襪帶,借一枚象征太陽的金幣,以及一件象征月亮的藍色物品。據(jù)說,月亮女神黛安娜是女人的保護神,結婚時有這三件東西,才能會好運降臨。
中式婚禮:
在我國,不信教群眾多,在教堂舉辦婚禮不常見。我國婚禮一般和婚宴結合在一起,在新郎家里或飯店舉行。通常新郎家會租用車隊,迎接新娘;槎Y上,盡管新人穿西式的婚服,但舊傳統(tǒng)禮俗,如拜天地、拜高堂、夫妻對拜等是不可缺少的。屆時,新人家里會布置一新,新房、新被褥,連新人的用品也必須是新的,總之,強調(diào)一個新字。
中西方婚禮習俗差異之砸碗
中式婚禮:
不論在中國,還是在西方,婚禮都講究喜慶,如在婚禮上客人會向新人及其父母祝賀、祝愿,講令人高興的話,舉止文雅文明有禮。但是由于風俗習慣不同,中西方在婚禮上舉止也大相徑庭,如在我們的婚禮上如果不小心,打碎了婚宴上的餐具,會感到非常不安。
西式婚禮:
可是在德國人的婚禮上,卻經(jīng)常是上演砸、摔碗、盤比賽。熱鬧婚禮,客人砸、摔一件碗、盤、杯、瓶,新人們需馬上跟著砸、摔一件。德國人認為,這樣可幫新人除去昔日的煩惱、迎來甜蜜的開端,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,夫妻倆能夠始終保持火熱的愛情,終身形影相伴、白頭偕老。
中西方婚禮習俗差異之過門檻
西式婚禮:
我國傳統(tǒng),稱女子嫁人為過門。西方婚禮上卻真的有過門檻禮節(jié),即新娘須由新郎抱著跨進新房門檻。據(jù)說,新郎家人把蜂蜜涂在門檻上,希望新人婚姻甜如蜜。新郎抱起新娘,以免她裙子粘上蜂蜜。另一種說法是,新郎家人將油和香草涂在門檻上,讓新人生活如意美好,抱起新娘,免得滑倒。現(xiàn)在,“過門檻”在我國的婚禮上偶然也會看到。西方這一禮節(jié)意味著,從此成為一家人,新娘將改姓丈夫的姓。
中式婚禮:
在我國,新娘雖然過了門檻,但是除香港等地少數(shù)女士外,仍保持自己娘家的姓。
中西方婚禮習俗差異之送禮
中式婚禮:
現(xiàn)下,在我國紅白事隨禮、湊個份子成了人們一大負擔。雖然心里不情愿,可又難以抗拒這股強大潮流。以前多送實用品,現(xiàn)在更時興送錢,除了雙方父母的改口(即新人原來稱對方父母叔叔阿姨,現(xiàn)在改口為爸媽)紅包外,七姑八姨、同學同事、親朋好友,各根據(jù)關系親疏,少則百元,多則千元萬元。
西式婚禮:
西方婚禮,人們也送禮,不過做法與我們多少有些不同。首先,他們也送錢,不過數(shù)量不大,約20-50元,相當于婚宴上自己的那份餐費,類似目前在我國流行的聚餐時實行的AA制。至于改口紅包之類,西方?jīng)]有。西方傳統(tǒng)婚禮禮品有皮包、香水等,F(xiàn)在,西方年輕人講究實際,結婚時流行“曬”禮單,即將自己想得到的禮品,在網(wǎng)上公布出來。在向親友發(fā)出婚禮請柬同時,告之注意瀏覽其網(wǎng)頁。西方青年不依靠父母,自然“經(jīng)濟基礎”薄弱,在禮品清單中甚至會提出希望得到蜜月出國旅行的機票!皶瘛倍Y單,是希望照單送禮,別送那些不需要的東西。
由此可見,中西方婚禮的差異還是蠻大的。想了解更多中西方婚禮的差異?想做婚禮主持人,鍛煉提升自己?歡迎報名唐山愛藝啟婚禮主持人學校,報名與咨詢電話:18633989299。
|